素材分类
hot电销部门年终总结

电销部门年终总结   导语:作为一名优秀的电销部门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之后写好总结真的很重要,以下是 详细

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和你一起 发表于 2021-1-27 16: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范文3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范文篇1

  日前,财经工委在黄幼钧副主任的带领下,对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翠苑街道、古荡街道等12个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并专程赴下城区考察交流,现就我区楼宇经济的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评价
  楼宇经济是我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区政府坚持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集约化、标准化”为导向,按照“招商一批、管理一批、更新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的思路,依托我区特有的人文社科、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优势,做优做精“一核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全面推进楼宇经济高端区的打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总量与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三退三进”、腾笼换凤、“三改一拆”等工作,楼宇资源在黄龙国际商圈、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城西等区域不断扩容,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中介服务、文化创意、广告设计、金融证券、房地产开发等优势产业在楼宇中的集聚效应不断放大。据统计,我区现有上规模的商务楼宇近百幢,总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入驻各类企业6000余家。在去年成功打造12幢亿元楼,40幢千万元楼宇的基础上,今年再接再厉,1—8月已打造亿元楼9幢,千万元楼35幢。
  (二)特色与效益不断提升。目前,黄龙国际商圈集聚了较多的跨国公司和中介服务业企业,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集聚了IT业和贸易业企业,创新创意产业在之江、城西、三墩等区域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产业特色楼宇集群和“中介服务楼”、“计量检测楼”、“文创产业楼”等专业特色楼宇。1—8月,全区45幢重点监控楼宇区内企业贡献税收35.9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16亿元,税收属地率达92%,平方税收2502元,特别是世贸中心以5.35亿元的税收贡献成为我区第一幢“5亿元”楼宇,平方税收达到18759元。
  (三)优势与品牌不断显现。随着现代服务业强区战略的实施,城市化进程加快,优势产业深度集聚,我区作为省委省政府驻地、休闲旅游胜地以及众多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地,为楼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从而推动了楼宇经济不断迈向高端化。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推进“审批服务进楼宇”等特色工作,以欧美中心为代表的“党建为核心、经济为主体、服务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楼宇集群管理服务新模式基本形成,我区楼宇经济的优势与品牌效应不断凸显,黄龙国际商圈、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在省市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之江文创园、莲花商圈、西溪湿地影视等品牌也在进一步打响,今年,我区有12幢楼宇被评为市50佳商务楼宇,楼宇培育和发展走在了全市前列。
  (四)潜力与后劲不断增强。依托黄龙国际商圈的辐射带动,以及文教商圈、城西商圈的日趋成熟,楼宇招商呈现良好势头,1—8月,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2562家,到位资金203.65亿元,分别占引进企业总数的94.54%和资金总额的93.6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42个。同时,三墩区块、蒋村新区、之江地区、西溪谷等区域新建在建楼宇项目储备充足,现有在建楼宇项目48个,预计年度可投入使用的楼宇16个,招商面积达70万方。加上现有的存量、空闲资源,我区楼宇可招商面积达到160余万方。
  (五)服务与扶持不断优化。区级层面制定了楼宇经济“十二五”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建立了楼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服务中心,统筹全区楼宇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同时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开展“十进黄龙”、“三退三进”等专项活动,不断加大协税护税和财政扶持力度,推动楼宇经济快速集聚发展。各镇街也不断完善组织网络,优化楼宇经济协作招商、联动管理、考核奖惩、激励扶持等政策,探索楼宇社区、一站式代理代办、地毯式楼宇排摸、网格化服务、“九员”服务进楼宇等举措,不断做大做优楼宇经济。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区在推进楼宇经济发展等方面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性因素制约楼宇经济的扩张。
  一是主城区的楼宇资源日益稀缺。我区各镇街、园区虽然都有楼宇资源,但总体上呈现出“中心贫、周边富”的格局。特别是主城区的部分老街道,楼宇资源日益贫乏。如北山街道楼宇以行政事业单位和居民楼居多,基本无纯商业楼宇且无可开发资源,该街道的楼宇入住率已达到97%以上,可用于招商的楼宇面积仅3000余平方米。西溪街道13幢重点楼宇的入住率在95%以上,部分楼宇甚至达到100%,空余资源越来越少。
  二是区域环境制约城郊楼宇资源的利用。虽然三墩、转塘、蒋村等区块拥有不少楼宇项目,如三墩投入使用的楼宇有12个,在建楼宇10个,规划楼宇23个,但受到地域环境、道路设施、人口集聚以及公建配套等影响,入驻楼宇的企业以低、小、散居多,楼宇的综合利用效率较低。转塘、蒋村等区域的楼宇也存在类似情况。
  三是商业楼宇的可控性较低。我区的商业楼宇业主大多为市场主体,政府实际掌握的资源十分稀少,对楼宇招商的控制力较低。商业楼宇项目主体或业主追求租金利益与政府需要高成长性企业、属地企业的税收收入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这些市场主体在运营过程中“重租轻税”的逐利本能,使之在“租金”与“闲置”的天平中选择前者,进而影响到入驻楼宇企业的税收属地率和贡献率、产业导向以及经济业态。
  (二)竞争性因素制约楼宇经济的发展。
  一是周边城区的政策优势较为明显。由于财政管理体制、城市功能布局等原因,周边余杭区的海创园、临安的青山湖科技城、江干的钱江新城以及拱墅、滨江等区域在税负减免、财政补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优势明显,再加上土地供应和楼宇资源充足、租金差异等优势,给我区楼宇招商带来强劲压力。另外,位于我区核心商圈的11.44平方公里高新江北区块,滨江区在不需承担大量社会管理事务,并且能在科技扶持、房租补贴上给予更大优惠的基础上,与我区竞争企业落户,优势显而易见。而我区现有的楼宇经济扶持政策在扶持重点、形式以及支持力度上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企业流动门槛更低。如工商部门出台的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促进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中,废除了工业性企业设立和变更时必须当地政府批准、企业外迁时必须当地政府或者部门同意等规定,使得企业流动的约束力更小。有的企业为达到外迁的目的,甚至采用了直接注销企业名称的办法,使得设置企业外迁的“拦水坝”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三是楼宇资源充分挖掘、有效利用尚待加强,协税护税责任共担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管理性因素制约楼宇经济的提质。
  一是产业特色还不够鲜明。目前,很多楼宇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特色集聚程度相对较低。单幢楼宇中进出口、货运代理、设计、广告、建筑等多种行业、产业、业态无序分布,同业企业数超七成的楼宇寥寥无几。另外,还有不少楼宇项目属于商务办公和单身公寓并存,且单身公寓的面积至少占楼宇总面积的30%以上,也使得这部分楼宇失去了建设特色楼宇的基础。
  二是品牌品质还不够响亮。我区的黄龙国际商圈虽然经过几年来的潜心打造形成了较大的品牌度和影响力,但商圈楼宇中总部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比重不高,企业总体档次不高,而且黄龙商圈外围的道路、停车泊位无法满足现有的交通流量需求,周边生活配套和环境也有许多提升空间,与国际商圈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他商圈在品牌知名度、产业特色以及楼宇宣传等方面的力度也有待提高。另外,我区不少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楼宇在硬件设施、软件配套、管理模式上还需进一步改善,部分楼宇的电梯等候时间较长、餐饮服务欠缺、停车泊位紧张、物管水平较低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三是楼宇管理还不够精细。虽然各镇街都想方设法建立了一系列楼宇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大了楼宇排摸力度,完善了楼宇的基础信息台账,对楼宇入驻企业信息、收税情况、归属地、楼宇空置情况实施动态管理,但从区级层面来看,全区的楼宇经济信息平台还未建立,招商落户、企业外迁、楼宇资源使用、空置情况等信息未实现对接共享,楼宇资源统筹利用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建议
  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我们就进一步深入推进楼宇经济发展,打造楼宇经济高端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做精楼宇经济的品牌。
  一是要明确目标定位。要坚持以五化为导向,全力打造楼宇经济高端区目标不动摇,着力在培育楼宇的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形成重点楼宇、一般楼宇和特色楼宇三级楼宇发展梯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承接更多的空间资源和集聚优势。
  二是要强化规划引导。要坚持高品质规划,统一布局楼宇经济功能区块,加强对楼宇项目在选址定点、楼宇设计、产业布局、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划引导,合理搭配不同类型、功能楼宇的比例,同时要加快公建设施的建设以及餐饮、消费等商业商务配套的完善,形成更多的高品质楼宇经济发展载体。
  三是要注重对外宣传。要高度重视楼宇经济的品牌和商誉,突出对政策、楼宇、入驻企业的宣传推介力度,要通过楼宇经济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公众和商家了解我区发展楼宇经济的优势和决心;通过对在建和建成楼宇的形象宣传,让我区各个商务楼宇的功能特色更加鲜明,更有影响;通过对入驻企业的宣传,构建楼宇产业的生态链,吸引上下游产业项目的入驻,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楼宇知名度。
  四是形成工作合力。要全面整合各镇街、工商、税收、招商等信息资源,建立全区楼宇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对楼宇资源现状分布、功能定位、经营主体、物管公司,入驻企业的产业结构、经营业态、税收归属、平方税收,以及企业进出变动情况等信息实行动态监管,定期分析楼宇经济的发展态势。
  (二)做足楼宇资源的增量。
  一是新增楼宇要快建优用。对48个在建楼宇项目要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盯目标、盯进度、盯节点、盯成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入、早见效。
  二是现有楼宇要提档升级。要以“三退三进”、“三改一拆”为契机,大力推进现有楼宇、老旧楼宇、旧厂房、专业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扩容楼宇资源空间。要扎实推进古荡科技园区、骆家庄工业园区、西斗门等地块的改造项目,积极培育楼宇增量空间,为楼宇经济打造新增长极。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业主对楼宇的房屋立面、配套设施、内部环境进行有机更新,提升楼宇的档次和品质。
  三是社会楼宇要整合利用。要切实加强与社会楼宇业主的密切联系,跟踪项目建设进程和楼宇招商情况,充分挖掘,为我所用。要主动排摸主城区高校、行政事业单位的楼宇资源,加强对政策、合作模式的研究探索,争取有所突破。要充分整合全区的楼宇资源,加大区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力度,高效利用好有限的楼宇资源。
  (三)做强楼宇经济的特色。
  一是要注重特色产业的招引。要注重发挥信息、资源、项目、成果“四共享”及区、部门、镇街“三联动”机制,坚持量质并举、资税并重的思路,充分结合楼宇的产业定位和业态布局,择优招引能量大、效益好、体现城市集聚功能的境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区域性总部和销售中心、研发中心,不断提升招商绩效,提高楼宇的入驻率、注册率和贡献率。
  二是注重特色楼宇的培育。要以商务商贸、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科技研发等产业作为主力业态,重点培育一批金融服务型、中介服务型、科技研发型、现代传媒等特色楼宇。要加大“腾笼换凤”、“三退三进”工作力度,通过产业选择和引优汰劣,引导楼宇产业有机更新,突出上下游企业和同类企业的集聚,打造并打响特色楼宇的品牌。
  三是注重特色商圈的打造。要坚持以楼兴商、以商促楼的思路,加快推进楼宇与商务区、城市综合体、高校的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以黄龙国际商圈为核心的高端楼宇商圈,以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为核心的电商、信息产业集群,以西溪谷—西溪湿地为核心的总部经济圈,以美院象山校区为核心的创意设计产业圈,以浙大紫金港为核心的创业创新圈,促进楼宇与商业商务的融合互动,打造特色楼宇集群和商圈。要全面提升黄龙国际商圈的功能品质,加大精品楼宇的招商推介,引导国内外优质物业公司实施管理,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完善商业商务区步行系统,深化企业对口服务,进一步吸引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优势企业集聚,实现黄龙国际商圈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四)做优楼宇经济的管理。
  一是要优化政策。区政府层面要结合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的实际,主动借鉴兄弟城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研究并完善我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扶持意见,突出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设立楼宇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产业扶持、房租贴补、楼宇更新、业主和物管奖励等。镇街层面要建立健全对村社、楼宇业主、物管公司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楼宇业主(相关村社)、物业公司、入驻企业”三方联动的考核奖励扶持体系,激发各方积极性。
  二是要强化楼宇精细管理。要探索楼宇管理的新途径,推进“楼宇社区”建设,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五进楼宇”,搭建涵盖政策宣传、企业登记、民政事务、劳动保障、非公党建、群团组织等多方面服务内容的综合平台,为楼宇企业、企业员工提供主动化、个性化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发展楼宇经济考核办法,明确各镇街、部门在保障楼宇经济发展中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建立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并与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
  三是加大协税护税工作力度。要尽快理顺区内企业镇街间流转的税收和属地管理问题,及时出台相关制度,形成协税护税一致对外的工作机制,减少镇街间的内耗。要完善协税护税审核流程和企业外迁考核奖惩,筑牢“拦水坝”,减少和防止税源收入较好的企业外流。要密切关注在我区纳税的异地发展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稳住并留住税源,同时加强与外迁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努力争取外迁企业“回巢”发展。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范文篇2

  楼宇经济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新兴都市特色经济体。主动顺xx市化需求,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破除土地和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践证明,楼宇经济对城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温州现代化的核心区域,随着城市东扩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楼宇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土地要素的制约更要求我们把发展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区政协经济组委员把加快我区楼宇经济发展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在调研视察、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街镇(功能区)、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区楼宇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各类楼宇资源150多幢,其中纯商务楼宇45幢,总面积约11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051家,从业人员14406人次,工商注册总资本达146亿元。其中税收超亿元楼宇4幢,超千万元的重点楼宇24幢,共创税13.67亿元,税源归支配的为4.48亿元。目前全区重点跟踪的已建楼宇项目37个,包括已形成规模的财富中心大厦、华盟广场、国信大厦、发展大厦、中通大厦以及重点关注的恒隆商务广场、工人文化宫大厦、华跃大厦等招商类楼宇项目。在建项目4个,包括鹿城广场(楼宇商业面积约18万方)、置信广场(楼宇商业面积约8.5万方)等;计划建设项目20多个,主要包括滨江cbd区域的城市综合体(开发用地面积23.7万方,建筑面积77.9万方)。
  (二)建立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楼宇工作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楼宇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区发改、经贸、财政、建设、国税、地税、工商、规划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席小组,各街道办事处也相应成立了协调机构,联席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楼宇经济工作协调会,进行沟通信息,商讨制定楼宇政策,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注重对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的引导。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开展楼宇经济发展调研考察活动,借鉴杭州等地有关楼宇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拓宽视野,精心谋划楼宇经济发展思路。
  三是推广楼宇综合服务中心。目前我区的税收“亿元楼”和“千万元楼”基本上已建立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楼六员八人”,为楼宇业主和入驻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咨询、证照代办等全方位服务。
  (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
  20xx年以来,我区先后制定出台《楼宇经济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发展楼宇经济的奖励暂行办法》、《楼宇经济发展产业导向目录》和20xx年新出台的《扶持现代商贸流通业与楼宇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星级商务楼宇评定工作实施意见》等一些列政策文件,对楼宇开发、招商、企业入驻和楼宇管理等方面给予跟踪服务和进行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有力的推进我区楼宇经济发展。20xx年创建了楼宇服务中心楼宇信息库,全面反映全区45幢楼宇信息情况,为楼宇招商和入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打下基础。
  (四)有力推进了一批重点楼宇项目
  近年来,我区通过积极帮助招商主体拓宽引资渠道,加强跟踪服务,帮助办理工商证照、税收申报等手续,加强协调,为入驻企业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努力推进了财富中心大厦、万鹰国际服饰创意园、华盟广场、恒隆商务广场等一批重点楼宇项目,促使企业落户我区。为我区楼宇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好客观基础,定位好发展模式。
  二、我区楼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研考察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商务楼宇刚刚起步,楼宇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中心城区和先进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在发展规模、功能配套、发展层次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特色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区商务楼宇产权分散,管理主体多元,有业主自行管理、有物业管理、有分层业主受聘管理等,直接导致楼宇企业入驻率低、产业层次低、关联度低,现有楼宇结构难以形成特色的具有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的楼宇,不能适应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高端化、集聚化、项目化发展服务业经济的目标定位和主攻方向。
  二是基础设施陈旧、发展受滞约。与发展高标准楼宇经济的要求相比,我区商务楼硬件严重滞后,配套环境亟待改善,部分商务楼在开发时功能定位不明确,特别是交通、停车、电梯、市容卫生无法满足入驻企业的需求影响着楼宇经济的发展;商务楼宇的职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及物业管理能力不高,影响整体商务楼宇的档次,难以吸引具有产业引领的企业入驻。
  三是税收占比不高影响发展能动性。楼宇经济对于地方财政增长的贡献直接关系到地区发展楼宇经济的积极性,即抓“税源经济”的关键点。目前,我市实行的是市与区条块结合的税收征管模式,将一些上规模、有实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税收归口市级管理,而为这些企业提供楼宇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义务则由我区承担,形成了财权与事权的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发展楼宇经济的积极性和开展工作的灵活性。从我区45座在运营的楼宇看,税收贡献比重较低,去年楼宇经济共创税13.67亿元,税源归支配的为4.48亿元,仅占30%左右,楼宇经济作为培植税源经济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四是招商氛围不浓,与主城区地位不匹配。一方面,我区楼宇经济的氛围尚未正式形成,各部门对充分挖掘楼宇资源、加快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楼宇经济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总部经济”、“税源经济”中的作用认识模糊,认为楼宇经济只是办公楼的出租或销售,是“出租经济”“房产经济”。另一方面,街镇作为楼宇经济的'主战场,由于要应对大量的社会管理事物,对发展楼宇经济的精力投入不足。
  五是政策奖励不够到位。楼宇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尽管我区已出台了《扶持现代商贸流通业与楼宇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扶持政策,因其扶持面不广,力度不高,尤其是对引导楼宇经济有序集聚发展,推进楼宇招商,调动发展楼宇经济积极性和入驻企业创税奖励等方面的政策较为欠缺。如奖励资金的发放手续繁琐,受益条件不明确,发放时限过长,有的长达2年,个别街镇还无端干涉奖励资金的使用,奖励机制的杠杆作用受制约。特别是与杭州、宁波、上海等地相比,财政扶持力度明显较弱且政策制定导向性不足,对于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楼宇,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区正处发展楼宇经济的新机遇,需要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做法,进一步制订完善自身的政策措施对顺利开展我区楼宇经济工作尤为重要。
  三、加快我区发展楼宇经济的对策建议
  楼宇经济以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金融、贸易、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高度空间集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金融、贸易等核心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如信息产业、住宿餐饮、教育文体、公共管理等产业,这就必然会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联动效应,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我区楼宇经济发展,要立足我区实际,用前瞻的眼光,宏观的视野,开放的思维研究和确立楼宇经济发展战略,找准发展定位,使楼宇经济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经济形态,成为提升我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大支撑。
  (一)调整楼宇结构突出特色品牌。要强化楼宇产业定位,着力拓展产业立体发展,努力形成自己鲜明的品牌特色。
  一是要找准特色定位。结合我区产业特色,科学规划选址定点、楼宇设计、产业布局、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统一布局楼宇经济功能区块,明确楼宇的特色功能定位。全力打造楼宇经济高端区,促进创意、软件、金融、电子商务等同类业态相对集聚。
  二是要培育特色楼宇。以商务商贸、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科技研发等产业作为主力业态,重点培育一批特色楼宇。深入推进“退二进三”城市有机更新,引导楼宇产业有机更新。打造并打响特色楼宇。
  (二)盘活存量改善基础设施。要加大楼宇资源的整合盘活力度,为楼宇的持续发展建构优质平台。
  一是要做足增量。统筹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力争新增楼宇快建优用。全面开展老久楼宇、旧厂房、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扩容楼宇资源空间。积极探索合作模式,充分挖掘行政事业单位的楼宇资源,高效利用好有限的楼宇资源。
  二是要做活存量。切实改造提升停车、电梯配置和内部装修等物业品质,努力解决部分楼宇没有“买点”的尴尬。鼓励企业依据楼宇定位和市场需求。采取自筹、联营、入股等筹措资金,对楼宇的房屋立面、配套设施、内部环境进行有机更新,提升楼宇的档次和品质。着力改善楼宇周边市容环境、交通设施和停车状况,完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三是进一步扩大楼宇经济容量。将商住楼纳入楼宇经济管理,有效引导商住楼宇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立足于调动开发商、入驻企业和所在地政府的积极性。
  一是理顺税源结构,打破市属、区属企业界限,实行属地统一征收、统一监管,分税种或按比例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和分级入库的属地征收办法。
  二是出台楼宇经济专门政策,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扶持激励作用。政策要有力度,对楼宇建设、企业入驻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特别是要加大对入驻企业和自主经营自建楼宇开发企业的扶持奖励力度。政策要有门槛,可通过设置相关前置条件,按照开发面积或投入情况给予重奖重补,吸引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开发建设高档商务楼宇。对入驻区内楼宇的总部型企业,根据其税收贡献,通过“以奖代补”、“一企一策”等方式给予有力的财税扶持,以吸引更多楼宇经济相关企业在我区集聚。培养品牌楼宇,对楼宇出租率高、企业注册率高,楼宇纳税额高和物业管理好、经济质态优等特色楼宇的相关工作主体予以奖励。政策要能调动积极性,要进一步通过政策激励,调动街道积极性,以形成楼宇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明确优惠政策,促进招商引资。
  一是创新招商机制,着力引进能量大、效益好、体现城市集聚、服务功能的境内外大公司。
  二是整合现有的优惠政策,积极推介宣传,充分展现我区发展楼宇经济的优势。强化在建和建成楼宇的形象宣传,扩大我区功能特色的影响力。强化楼宇信息化、品牌化、标准化管理。
  三是加强督察促进优惠政策确实落地,能让楼宇物业及时有效改进硬软件设施,以便留驻现有入驻企业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确保入驻率。
  (五)健全管理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环境。
  一是要优化服务。积极探索楼宇管理的新途径,积极搭建涵盖政策宣传、企业登记、民政事务、劳动保障等综合服务平台,及时为楼宇企业、企业员工提供主动化、个性化的服务。优化招商引资全程服务机制,简化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流程,切实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立完整、动态的楼宇经济信息资料库,对楼宇经济发展状况实施动态化、网络化管理。
  二是要优化机制。建立以街道为责任主体,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密切协作的监管体系。建立全区楼宇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对楼宇资源现状分布、功能定位、经营主体、物管公司,入驻企业的产业结构、经营业态、税收归属,以及企业进出变动情况等信息实行动态监管。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范文篇3

  楼宇经济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新兴都市特色经济,主动顺xx市化需求,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破除土地和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应有之义。作为一个快速城市化并正在“迈入主城区”的区域,目前正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为切实贯彻落实区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充分掌握和了解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状况,更好地促其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新一届区政协把加快我区楼宇经济发展作为常委会第一个重点调研课题,专门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并在视察调研、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已经区八届政协第2次常委会审议通过。
  一、我区楼宇经济发展已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街道(开发区)及区商务局等部门大力推动下,我区楼宇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
  1.楼宇体量逐年增多。近六年来,我区商务楼开发进程加快,体量增长迅速。从20xx年前的空白到现在竣工运营和在建的17幢楼宇,每年以竣工运营3幢楼宇的速度逐年递增。已建楼宇12幢,建筑面积为51.92万平米,其中百安谊家商务中心的建筑面积达14.6万平米;在建楼宇5幢,建筑面积为29.26万平米。
  2.楼宇招商逐年重视。随着我区对楼宇经济发展的不断重视,楼宇招商力度也随之加大。20xx年底,区政府研究制定了《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鼓励和扶持总部企业和商务企业入驻楼宇,在此政策基础上,20xx年6月初,区政府又以《政府会议纪要》形式下发了“关于促进全区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购买我区楼宇自主办公,在政策引导的同时,与楼宇业主签订协议,以招引优质商办企业为目标,及时制定招商计划,通过每季度的楼宇经济座谈会,总结招商成果和进展。随着楼宇招商工作的不断重视,百安谊家商务中心、金海岸等楼宇招引的企业质量普遍提高。
  3.楼宇税收逐年增加。随着入驻商务楼宇企业的不断增多,楼宇税收逐年增加,从20xx年的几十万元,发展到20xx年全区楼宇企业税收总额已超过了2000万元(区外注册和房地产企业除外),楼宇经济效益逐渐显现。
  二、我区楼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研考察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商务楼宇刚刚起步,楼宇经济尚处于起始阶段,自发配置的特征比较明显,与其它中心城区和先进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在发展规模、功能配套、发展层次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特色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综合楼多,特色、专业楼宇少。我区现有楼宇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商务、商业、市场、住宅混建混杂现象突出,商住楼宇占比大,商务楼宇占比小,直接导致楼宇企业入驻率低,产业层次低,关联度低,现有楼宇结构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远远不能适应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高端化、集聚化、项目化发展服务业经济的目标定位和主攻方向。
  二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从硬件条件来看,部分楼宇功能定位不明确,生活配套不完善,交通、停车、市容卫生等外部环境影响着楼宇的发展。从软件条件来看,商务楼宇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及物业管理水平不高,影响着整个商务楼宇的档次。目前,我区没有一幢高质量的纯写字楼或总部大厦,楼宇档次低,就难以吸引具有产业引领的企业入驻。
  三是税收贡献还不明显。从我区8个已运营的楼宇看,税收贡献度还很小,20xx年8个楼宇共实现税收2119万元,占全区服务业税收比重仅为3%,其中4个楼宇的税收均未能超百万元。楼宇内实际经营者与物业管理公司在税务征收方面存在交叉管理现象,造成管理信息不畅通,对实际经营者的经营状况了解不全面,税收征管有漏洞,楼宇经济作为培植税源经济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通过分析梳理,我区楼宇经济发展不够理想,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产业研究不够到位。全区对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有所认识,但对产业布局和发展路径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楼宇招商、管理、服务等方面还未完全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抓手。
  二是政策激励不够到位。近几年来,尽管我区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扶持政策,因扶持面广,对楼宇经济的扶持力度还不高,尤其对引导楼宇经济有序集聚发展,推进楼宇招商,调动各方发展楼宇经济积极性方面的政策比较欠缺。xx市政府出台的加快中央商务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中,对总部企业当年注册资金的20%给予一次性开办费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同时对缴纳税收所形成的新增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前三年给予100%奖励,后两年给予50%奖励。南通经济开发区能达商务区对入驻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给予最高可达400万元的购置办公用房补助和150万元的租赁办公用房补助,同时对缴纳税收所形成的新增区财政留成部分,前三年给予100%奖励,后两年给予50%奖励。而我区对税收超1000万元楼宇也仅奖励40万元,对入住楼宇的金融、会计等服务机构,年税收达50万元以上,连续五年按其缴纳税收区留成部分给予企业50%的奖励,对年税收首次超500万元企业,奖励企业5万元。对20xx年购买我区办公楼宇并注册在我区,且当年税收达3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一次性奖励企业10万元。我区的奖励力度明显低于周边商务区的扶持力度。
  三是规划引导不够到位。从已运营的楼宇看,我区对楼宇的规划和业态定位都未能进行研究和正确的引导,整体功能定位较散,除了鸿鸣明确为金属广场,软件北园明确为服务外包平台外,其余楼宇均定位为商办楼。没有明确的招租、出售对象,导致在整体业态功能定位上有所缺失,入驻企业大多行业跨度大,经营类别杂。
  三、关于加快我区发展楼宇经济的对策建议
  加快我区楼宇经济发展,要立足本区实际,立足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港闸建设南通强区的大背景,用前瞻的眼光,宏观的视野,开放的思维研究和确立楼宇经济发展战略,找准发展定位,使楼宇经济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经济形态,成为提升我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大支撑,具体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
  政府重视,强力推进是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楼宇经济对促进我区经济城市“双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一项突出、优先工作来抓。建议区委、区政府适时召开全区楼宇经济工作会议,使全区上下进一步形成发展的共识。要组织街道(开发区)、区相关部门的领导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拓宽我区发展的思路。要逐步理顺和健全发展楼宇经济的领导机制,加强力量,明确职责,统筹协调,考核到位,努力形成推动服务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合力。
  2.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
  坚持产业战略前导和城市规划先行,紧密结合全区产业布局规划,将楼宇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楼宇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尽快编制我区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构建楼宇经济基本版图。对各类要素资源要加以引导,避免区域功能雷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等现象。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商务、动漫设计、现代物流、金融、信息、中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基地。优化总部企业区域布局,优先保障总部企业用地需求,形成功能定位比较清晰、空间布局相对集中的总部企业集聚基地。市北新城核心区作为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的龙头,要大力发展特色楼宇,着力培育引导总部基地,聚集一批以高端商务业、现代商贸业、信息中介、金融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盘活现有存量资源。科学制定整合、改造和提升方案,鼓励楼宇产权单位通过包装策划、置换改造等形式予以整合盘活,提高商务楼宇档次,提高优质楼宇的利用率,实现楼宇资源的经济效益最优化。
  3.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
  楼宇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建议参照先进地区的做法,研究省、市出台的关于发展楼宇经济方面的相关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出台楼宇经济专门政策,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扶持激励作用。政策要有力度,对楼宇建设、企业入驻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特别是要加大对入驻企业和自主经营自建楼宇开发企业的扶持奖励力度。政策要有门槛,可通过设置相关前置条件,按照开发面积或投入情况给予重奖重补,吸引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开发建设高档商务楼宇。对入驻区内楼宇的总部型企业,根据其税收贡献,通过“以奖代补”、“一企一策”等方式给予有力的财税扶持,以吸引更多楼宇经济相关企业在我区集聚。培养品牌楼宇,对楼宇出租率高、企业注册率高,楼宇纳税额高和物业管理好、经济质态优等特色楼宇的相关工作主体予以奖励。政策要能调动积极性,要进一步通过政策激励,调动街道(开发区)积极性,通过税收按比例返还等措施鼓励其在楼宇招商、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工作成效。
  4.进一步推进招商工作
  我区楼宇经济的发展,关键在招商。要建立招商信息库,做到“一幢楼宇一个信息库”,定期对楼宇环境、招商面积、合作方式、价格(租金)配套设施等内容进行更新,统筹管理。要加大招商力量,加强有关部门、街道的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部门与楼宇业主间的招商合作关系,完善楼宇开发企业的引招商机制,尝试公司式、中介式等市场化招商方式。要加强招商推介,进一步包装策划我区现有楼宇资源、楼宇特色和价格优势,通过编印招商手册,媒体信息发布等方式,有效展示我区商务楼宇的形象,以提高吸引力。
  5.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经济户口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以“户口清、状况明、分类准、检查实、制度全、联动好”为抓手,建立楼宇经济信息资料库,对楼宇经济发展状况实施动态管理,加强经济监管。建立通讯联系平台,第一时间获取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资料,对经营户进行跟踪管理。在楼宇经济管理中推行业主负责制,充分调动业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楼宇经济监管由政府牵头,街道(开发区)为责任主体,商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密切协作,以形成监管合力。坚持政策引路,加大工作力度,想尽一切办法,促使一些经营户领取或变更营业执照,进入或变更纳税渠道,吸引那些已经或者即将入驻的企业来我区注册纳税,从源头上杜绝无税企业的进一步扩张,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6.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发展楼宇经济,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浓厚的商业文化、开放的市场体系、发达的现代化服务业等。要不断加强对楼宇周边环境的改造建设,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及商务配套设施,积极发展餐饮、文化、休闲等第三产业,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要加强楼宇周边环境的整治,将楼宇周边环境建设纳入我区的城市建设和改造规划。完善商务配套设施,培育或引进高水平物业管理公司,改善楼宇软件配套。根据楼宇业主和入驻企业的具体需求,不定期组织相关的政策发布会、人才交流会、楼宇招商会。商务、工商等部门在重点楼宇派驻联络员,为入住企业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我区楼宇经济发展进行专题宣传,提高楼宇的知名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范文3篇】相关文章:
1.2020关于加快发展城郊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
2.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3.关于我区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4.我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调研报告(精选3篇)
5.关于农民工返乡对我区社会治安影响的调研报告
6.我区外经贸工作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7.关于楼宇智能化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8.智能楼宇的实习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163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908098.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工作帮帮网,学习帮帮网,学习帮,工作帮,家长帮帮我,论文,宣传,培训,教程,模板,好词,好句,感言,寄语,经典,励志,故事,情感,总结,计划,心得,体会,反思,范文|叫你发你就发

Powered by DALI8 X3.4© 2001-2013 dalibaba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