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分类

三十六计有哪些

[复制链接]
网络达人 发表于 2021-1-7 15: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十六计有哪些
          资料精选一:

          三十六计在中国广为流传,是古人留下来的重要遗产,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懂上一些,但是真要让他背出三十六计全部还是有些难度,那么三十六计有哪些呢?让我们一齐来看看:
          三十六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之第二计: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之第四计: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之第五计:趁火打劫
          三十六计之第六计: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之第七计:无中生有
          三十六计之第八计:暗渡陈仓
          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
          三十六计之第十计:笑里藏刀
          三十六计之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三十六计之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三十六计之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三十六计之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三十六计之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三十六计之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三十六计之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三十六计之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三十六计之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资料选摘二:
          三十六计有哪些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欲擒姑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假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能够为仪也。
          第30计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连环计将多兵众,不能够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走为上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帝看热闹。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擒贼擒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反客为主: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必须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状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语出《三国演义》。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语出元曲《英雄布》。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语出《三国演义》。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语出《儿女英雄传》。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期望时就选取退却、逃避的态度。
          这三十六计,到这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个性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巢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能够说,这种所谓的计策和这些词语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
          资料精选三: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联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内含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释义】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构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第二计:围魏救赵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第三计:借刀杀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释义】
          敌人的状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第四计:以逸待劳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第五计:趁火打劫
          【原典】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第六计:声东击西
          【原典】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三十六计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能够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能够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嵩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第八计:暗渡陈仓
          【原典】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②”。
          【按语】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遥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日:“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第九计:隔岸观火
          【原典】
          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按语】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第十计:笑里藏刀
          【原典】
          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③。
          【按语】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堠骑(骑马的侦宿员)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日.“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原典】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①。
          【按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十分理之可测也。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②。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原典】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②。
          【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求借②。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③。
          【按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原典】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诱之②,往蹇来连返③。
          【按语】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队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翔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典】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按语】
          所谓纵着,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随之,故蹑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故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原典】
          类以诱之①,击蒙也②。
          【按语】
          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如:楚伐绞,军其南门,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勿捍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利。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原典】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①。
          【按语】
          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攻之亏也。舍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图辨旌旗,而当察其阵中之首动。昔张巡与尹子奇战,直冲敌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斩贼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迎欲射子奇而不识,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中其左目,几获之,子奇乃收军退还。
          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原典】
          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按语】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面夺气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倾乃定。乃选精兵反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而扑消其势也。宋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日:“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日: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原典】
          乘其阴乱①,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②。
          【按语】
          动荡之际,数力冲撞,弱者依违无主,散蔽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日:“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如: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皆此计也。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原典】
          存其形,完其势①;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②。
          【按语】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尚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如。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如:诸葛亮卒于军,司马懿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向懿者,懿退,于是仪结营而去。檀道济被围,乃命军士悉甲,身自(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原典】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②。
          【按语】
          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署,奇兵也,游兵也,因此劳我者也。吴子曰:“今使一死贼,伏于矿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人投命,足惧千夫。”追贼者,贼有脱逃之机,势必死斗;若断其去路,则成擒矣。故小敌必困之,不能,则放之可也。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原典】
          形禁势格①,利从近取,害以远隔②。上火下泽③。
          【按语】
          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能够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腑。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原典】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
          【按语】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
          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按语】
          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有。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典】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①。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
          【按语】
          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
          【原典】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①。静不露机,云雷屯也②。
          【按语】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因此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因此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则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日:假痴能够对敌,并能够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傥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旨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丁(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丁(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原典】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
          【按语】
          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原典】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②。
          【按语】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能够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原典】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
          【按语】
          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足须握机;第五乃为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如李渊书尊李密,密卒以败;汉高视势未敌项羽之先,卑事项羽。使其见信,而渐以侵其势,至垓下—役,—亡举之。
          三十六计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原典】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①。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②。
          【按语】
          兵强将智,不能够敌,势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乃可转败为胜。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原典】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
          【按语】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古人按语说: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汹惧。以张守归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筑城墙用的夹板和立柱)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能够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铤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阵寇百姓多反。铤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因此,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铤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原典】
          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内,不自失也②。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原典】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
          【按语】
          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原典】
          将多兵众,不能够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①。
          【按语】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赏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复前博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原典】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方法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三十六计有哪些】相关文章:
1.读三十六计有感
2.读《三十六计》有感
3.三十六计读后感
4.《三十六计》读后感
5.读《兵法三十六计》有感
6.爱在三十六计作文
7.《三十六计》观后感
8.用三十六计玩手机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908098.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工作帮帮网,学习帮帮网,学习帮,工作帮,家长帮帮我,论文,宣传,培训,教程,模板,好词,好句,感言,寄语,经典,励志,故事,情感,总结,计划,心得,体会,反思,范文|叫你发你就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