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分类
hot电销部门年终总结

电销部门年终总结   导语:作为一名优秀的电销部门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之后写好总结真的很重要,以下是 详细

牛郎织女的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俺要下载 发表于 2021-1-19 13: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牛郎织女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郎织女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牛郎织女的教学设计1

  【教学理念】
  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课文。话题比较有冲击力,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2、对表达方法的探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生的感性经验借助专门的名词术语,形成了理性知识。给学生新的知识点,高于学生目前知识水平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个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评。感受牛郎织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坏者;分析民间故事中老牛和喜鹊意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组成的词语。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3、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4、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学准备】
  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成人热门话题导入课题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兴趣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这也就是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为课程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在支撑着教学预案的设计】
  问题抢答: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1、老师为什么要向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师的心
  看谁是老师的知音。师:情人节好啊!它可以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像牛郎织女那样“隔河相望”。
  2、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师生交谈中解题:同学们,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3、(思考、讨论、交流)
  一、师生共同小结:
  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
  二、初读清障,理清情节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人物:牛郎  老牛  织女       王母娘娘
  生字:嫂  棚  衰  趁  挣  扎  汹   舔 拽
  新词:嫂子 牛棚 衰老  趁  挣扎 波涛汹涌
  2、自主识字,读写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读准字音,巧记字形,书写生字。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互相指读生字,读准字音;
  B、根据字形特点巧记字形,交流评价各人的记忆要诀。
  C、分析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生字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尝试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正音和书写。
  D、“嫂”是平舌音;“棚、挣、汹”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挣、扎”是翘舌音。
  1、轻声读课文,反复读新词,长句或难读、易读错的句子。对于读错的词句画出来小组研读或汇报老师解决。
  2、师生共同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将课文读正确。
  三、粗读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线索。问题引领,激发学生寻求故事的大概情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自读课文,动笔画出文中故事的情节发展草图或文字概括,在小组交流,向老师陈述。
  1、自读全文,思考故事的情节;
  2、汇报阅读成果,说说故事的梗概,要求用自己的话来陈述。
  四、课外细读课文,准备汇报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和表达人物心情的重点词句。
  板书
  13、牛郎织女(爱情故事)     叙事
  织女:心灵手巧           伏笔
  追求幸福
  牛郎:勤劳善良
  牛郎织女的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对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三、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属于哪一类?(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预设。)
  请选择:亲情
  友情
  爱情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是呀,爱情是美好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3、板书课题:牛郎织女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中的人物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教师按课文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人物并板书:
  哥哥
  嫂子
  牛郎
  老牛
  王母娘娘
  织女
  读准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
  (1)哥哥
  嫂子
  牛郎
  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
  学生讨论交流。
  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2)牛郎
  老牛
  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读出相应的句子。
  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
  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
  教学“舔”字)
  自读自悟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后脑中出现的画面。(鼓励充分想像)
  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
  牵红线
  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
  (3)牛郎
  织女
  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
  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4-----6自然段)
  初评牛郎织女。-------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
  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
  启发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牛郎织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
  小组讨论后写一段描绘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话。
  代表汇报自己的描述,集体评议。
  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
  三、小结:
  是呀。如果世界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该多好啊!那样,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就会是天长地久了。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故事的内容
  二、感受人物形象
  1、自读课文1—6小节,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
  交流:
  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亲密……”让我们有一种错觉,老牛是他的亲人,亲人变成了媒人,撮合一对姻缘。
  第三小节
  牛郎——善良、心眼儿好(板书)
  (1)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最好,最干净)——“也很亲密”牛郎对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
  (2)身世反衬——不抱怨,不怀恨,吃苦耐劳。
  (3)坦白,诚实,不隐瞒。
  织女——勤劳
  善良:喜欢牛郎的心眼儿好,能吃苦。
  渴望自由和真正的幸福:天庭和人间比较:
  一样辛苦
  冷漠无情
  真情温暖
  禁锢身心
  自由
  对自由的渴望
  对真实的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勇敢:“决心”,意味着想了很多,想了些什么?可怕的责罚,天庭的冷漠和不自由,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在权衡。留在天庭,有锦衣玉食,没有真情和自由;人间,艰辛坎坷,但自由,有真情。冒着很大的风险,她应该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顾,因为自由、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自由价更高。”
  (相机板书: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对两人是不是想说点什么?赞叹、钦佩、祝福
  2、分离——王母
  自读课文9—10,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交流: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中国情人节。是不是觉得比2月14日更浪漫?
  三、质疑,深化
  1、质疑
  2、相机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4、为什么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像基于现实。)
  5、补充,故事古而有之,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是在不断地变化。
  大略地学习《迢迢牵牛星》《鹊桥仙》《天上的街市》,感受变化。
  6、小结: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牛郎织女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
  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课件出示3)
  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
  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板书:老牛、王母
  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王母——织女的外祖母
  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
  牛郎、织女----亲密爱人
  板书:牵手——分离——相会
  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
  1.牵手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
  交流:
  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
  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对这两人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6)
  (赞叹、钦佩、祝福)
  (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
  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
  (课件出示7)
  2.分离
  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课件出示8)
  生总结,交流:
  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但我们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7)
  (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3.相会
  阅读5—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课件出示9)
  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
  虽然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虽然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织女不死心,进行了抗争,就连喜鹊也被他们感动。综合这些原因,牛郎织女每年七夕会见面。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你是不是觉得这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更浪漫?
  四、质疑,深化
  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课件出示10)
  2.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的;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课件出示11)
  (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4.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在一起?
  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象基于现实。)
  (课件出示11)
  五、小结: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六、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古而有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总在不断地变化。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变化。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
  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
  想象基于现实。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让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2.我注重对人物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来把握人物形象。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神话故事,也要基于现实这个特点。
  美中不足的是,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学习中,我一带而过,没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导致一些学生对这部分印象不深刻,从而影响对人物、情节的理解。
【牛郎织女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相关文章:
1.有关《牛郎织女》的教学设计
2.《牛郎织女》教学设计及实录精选
3.《牛郎织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4.《社戏》的教学设计(精选)
5.精选狼的教学设计
6.有关练习的教学设计精选
7.精选雪的教学设计
8.精选超市的教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27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908098.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工作帮帮网,学习帮帮网,学习帮,工作帮,家长帮帮我,论文,宣传,培训,教程,模板,好词,好句,感言,寄语,经典,励志,故事,情感,总结,计划,心得,体会,反思,范文|叫你发你就发

Powered by DALI8 X3.4© 2001-2013 dalibaba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