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分类

中学语文教学课件

[复制链接]
帮帮你 发表于 2021-1-14 16: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学课件
  《孤独之旅》教

  教学目的
  1.体验成长的感受。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1)体验成长的感受。
  (2)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嬉闹(xi1) 觅食(mi4)。 驱除(qu1) 雍(yong1)
  旧茬儿(cha2) 戳破(chuo1) 撩逗(liao2)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厚实:富裕。
  嬉闹:笑着闹着。
  觅食:寻找食物。
  驱除:赶走,除掉。
  回应:回答。
  撩逗:挑弄,引逗。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3.阅读全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
  2.导语
  同学们到了初三,身体长高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你心理“长大”了吗?这篇课文描述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你有这样“长大”的体验吗?
  三、正课
  1.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讨论并归纳: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2.提问:找出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分析杜小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 。
  (1)P88.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恋家。
  (2)P89.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说明杜小康已克服想家的念头,开始展望未来。他对未来是渺茫的,未知的,但又是向往的。
  (3)P90.杜小康到达芦苇荡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杜小康害怕的原因是大自然的浩荡给人压迫感。使人感到自我的渺小和软弱。
  (4)P91.在芦苇荡中放鸭的孤独感强烈地压迫着他。“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这是小说第二次写到他的想家。跟第一次相比,显然有更深刻的内涵。第一次是刚离开家,便产生的一种失去依托的感觉;而第二次则是在感受到芦苇荡放鸭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后在梦境中表现出来,这才是刻骨铭心地想家,虽也表现他的幼稚、软弱,但他毕竟经过一段艰苦生活的磨炼,已成熟多了。
  (5)P92.在芦苇荡遇到暴风雨时,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跟父亲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鸭栏。当鸭子逃散时,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不顾脸和脚受伤,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子没被找回来,他虽然“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但坚持去找鸭子。这些描写都表明杜小康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关键时候能表现出镇定、勇敢、坚强和负责精神,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6)P93.当杜小康找到鸭子时,他又迷路了。他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躺在芦苇上。“他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个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杜小康这里的哭,并不是悲哀,伤心或感到委屈,而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情绪,因此,连他自己也讲不清。
  (7)P94.“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母亲就代表着家,任何游子都会想念家,因为家是自己的根,心灵的港湾。孩子的心里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伙伴,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次没有哭,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坚强、负责地对待,这就是心灵的成熟。
  总之。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3.提问:你有过这种成长的经历吗?请与同学交流。
  4.提问:找出小说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1)P88.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
  (2)P89.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3)P90.写芦苇荡的宽阔无边,给人一种压迫感,反衬出杜小康的胆怯、害怕和恐慌。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但这种压迫感,孤独感也是对杜小康的一种磨炼。
  (4)P92.写芦苇荡的暴风雨的凶猛,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更是对杜小康性格的考验和锻炼。在这场暴风雨中,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四、小结
  本文通过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真实可信。文章还多次地进行环境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心情,创造了氛围,还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高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及曲折的故事情节
  3.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很高兴能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学习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提问:作者是谁?哪个国家? 莫泊桑,法国。
  补充: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父。
  三、预习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
  1、把自己预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重组一下,向同学再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情节。稍稍准备一下。
  2、明确人物:菲力普夫妇,于勒(贯穿全文,线索人物),我和两个姐姐,二姐夫。
  3、我们了解了故事情节,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于勒贫富的变化,菲力普夫妇的言行、神态等也随之发生变化,就像前一课《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好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菲力普夫妇是怎么大起大落的对待于勒呢?
  思考: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菲力普夫妇的语句(特别是在遇到于勒前后的不同变化),并思考你所找的内容是什么人物描写,揭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爱慕虚荣)
  4、用一个字来概括菲力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板书:恨、盼、赞、见、躲)
  5、那么是不是菲力普他们一家所有让你都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于勒的呢?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呢?依据是什么呢?
  明确:文中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有同情心,善良单纯,对父母六亲不认表现出了困惑、苦闷及不满,与父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四、揭示主题:
  小说通过对比的手法对菲力普夫妇进行了如此细致入微的刻画,作者正是要借此来揭示全文的主题?请思考一下!
  明确: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
  五、课堂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应该能认识到:其实人物的言行、神态是最最能够刻画人物形象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就把这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模仿性的写作训练:
  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表情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左右字来完成。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菲力普夫妇
  莫泊桑 穷 恨
  富 盼、赞 => 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穷 见、躲
  势利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爱慕虚荣
【中学语文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件
2.coreldraw教学课件
3.声乐教学课件
4.化妆教学课件
5.建筑教学课件
6.《山市》教学课件
7.写字教学课件
8.秋天教学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908098.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工作帮帮网,学习帮帮网,学习帮,工作帮,家长帮帮我,论文,宣传,培训,教程,模板,好词,好句,感言,寄语,经典,励志,故事,情感,总结,计划,心得,体会,反思,范文|叫你发你就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